欢迎光临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湖畔·科研引领】从“教”到“育”: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例研究——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课题进课堂之课题联动”主题研究活动

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5-10-27      来源:本站

20241023日下午1330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从“教”到“育”: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例研究——“课题进课堂之课题联动”主题研究活动在一楼报告厅举行,金陵小学集团数学、美术在研课题主持人,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所有在研课题主持人及教科室全体成员参与。本次活动由仙林湖校区教科室濮馨馨副主任主持,为教师们搭建了一场聚焦素养培育、深耕课题实践的专业交流平台。

活动伊始,两节精彩的课例展示拉开序幕,教师们以生动的教学设计,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课堂细节,展现了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育”的教学转变。

高老师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认识加法》一课,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用“小朋友玩滑板”的趣味情境,引导学生用“原来有……又来了……”的句式讲述数学故事,让“添加”的数学含义在生活化表达中逐渐清晰。课堂上,她为学生提供摆小方块、画图、数竖线等多元操作路径,让学生直观感受“添上”的过程;随后引入加号“+”,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加法算式概念。整节课以“讲故事—摆方块—想含义—写算式—画竖线”为主线层层递进,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加法知识,更注重学习方法渗透与思维习惯培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高参与度,让低年级数学课堂充满生长力。

图片3.png

景丽老师带来《我们也来称“大象”》一课,以“说数学”理念为核心,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设计“了解称象方法—设计称象方案—动手进行称象实验—辨析称象道理”四个递进式教学活动。课堂中,景老师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交流、相互质疑,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等量代换”原理的理解。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模式,不仅让知识学习更具深度,更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

图片4.png

课例展示后,两位教师结合自身课题,开展微汇报,分享课例背后的研究思路与实践反思,让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联结更清晰。

陈晓贤老师以“指向模型意识的增值性评价作业设计课例研究”为主题,围绕《认识加法》一课展开汇报。她通过前测将学生水平划分为四个层次,针对基础薄弱的“水平0”学生,课堂中提供语言表达支架,帮助其达到“识别”层次(表现层次1);为突破“水平123”,通过“语言表达、画图、符号表征”等多元路径,引导学生进阶至“表征”层次(表现层次2),再从“讲故事—想含义—写算式”逐步实现“抽象”层次(表现层次3)。最后通过表现性作业与前测的对比分析,清晰呈现学生的能力增值,同时提出后续目标:助力学生迈向“概括与评价”的终极表现层次,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扎实的实践证据。

图片5.png

景丽老师结合《我们也来称“大象”》课例,围绕自身课题分享实践经验。她重点阐述了课堂中“小组分工的具体策略”与“称象方案设计的核心思路”,同时直面课题研究中的现实问题与不足,如“小组讨论效率提升”“实验操作规范性指导”等,通过反思提出改进方向,展现了课题研究中“实践—反思—优化”的闭环思维。

图片6.png

王佳丽老师基于南京市个人课题,以“素养浸润纹样新生”为主题开展讲座,分享美术学科的教学实践案例。她以苏少版四年级《适合纹样》一课为例,介绍如何通过“纹样寻踪”“匠心绘制”“创变无界”三张任务单,以任务驱动激活学生高阶思维。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欣赏—表现—创新—融汇”的完整学习过程,从被动模仿的“跟着画”转变为主动建构的“学中创”。这一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纹样设计技巧与文化内涵,更实现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美术学科深度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图片7.png

南京师范大学魏善春教授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师们解析了课例的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为教学研究与素养落地提供了清晰指引。魏教授首先澄清课例的概念,强调课例不是教案、课堂实录或论文,而是融合问题、理念与反思的研究性案例,以“建筑图纸-施工过程-工程实录+反思报告”的比喻阐释其与教案、课堂的关系。同时将课例视为核心素养培育的“试验场”,以《认识加法》《我们也来称“大象”》为例,展示多元素征促学、文化情境融合等素养培育路径及“提出假设-实施假设-检验效果”的运作逻辑,接着魏教授详解课例呈现的“问题情境-思维脚手架-实践操作-反思提炼-证据化评估”具体路径,并以《我们也来称“大象”》为例,构建“课前设计评估工具(观察记录表、思维导图/方案设计单、结构化访谈提纲)”的基于证据的评估循环。魏教授的这场讲座,以清晰的逻辑、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策略,为教师们打开了实践的窗口,既深化了对课例本质的认知,又提供了从设计到评估的完整操作路径,为提升教学研究品质、推动核心素养真正落地课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片8.png

活动最后,毛文波副校长进行总结。他首先感谢魏善春教授的倾情指导,同时肯定了几位老师在课题研究中的成长与进步。毛副校长表示,希望通过此类专业指导与课题研究活动,助力教师快速成长、积累成果,逐步提升专业能力,让教育教学的“羽翼”愈发丰满,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图片9.png

本次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课题进课堂之课题联动”主题研究活动,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通过精彩课例展示、深度汇报、专业专题讲座,构建了“实践—研究—指导—成长”的完整闭环。整场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推动了从“教知识”到“育素养”的教学转型,为学校后续课题研究与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