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0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4-09-03 来源:本站
新学期的序章渐渐展开,新课标研究逐渐走向深入,新教材本学期正式使用,迎接“三新”, 启航单元整体研究。8月31日晚上,在毛文波副校长和薛玲芳主任的带领下开展新学期第一次课题研究活动,研究主题:运算能力培养单元实施策略。
本次单元整体设计研究对象选取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课标、教材、学习设计、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交流。
奚瑄铎老师进行课标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第二学段的内容,包括了“数与代数”领域中“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重点培养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奚老师分别进行分析并结合学段给出核心素养水平表现标准,接着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课时目标以及本单元相关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
曹方老师从解读单元主题、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设计进行汇报交流,“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属于数与运算领域,核心概念主要包括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累加等,核心素养包括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等。基于“倍的认识”,帮助学生体会运算的一致性,感受抽象的算理和算法,从而促使学生完成数学化的过程。
李悦老师对教材进行了版本对比分析。李老师先横向比较分析了苏教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不同的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活动编排,接着纵向比较苏教版中关于乘法的内容编排,并提出问题:新教材学具的选择为何是小方块而不是小棒,引发大家思考与讨论,毛校认为小方块更便于数形结合,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组员依次展开对相关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思考。
张靖寅老师对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了各版本中内容呈现和教学特点的不同,并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徐梅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练习设计,并提出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课时顺序的疑问,经讨论认为将乘法置于除法之前,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涵楚老师展示了两、三位数乘法笔算(进位)的设计与思考,通过对48×2计算中何为算理何为算法的讨论,大家对“数与代数”领域中蕴含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郭雨露老师展示了乘数中间有0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并提出疑问本节课学生只有竖式和和估算的方法,是否要选取学具直观展示?薛特认为基于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研究本单元计算的学具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因此是否选取学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判断。
科研载道,行在路上,通过本次课题交流分享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对课题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将继续在课题研究中聚焦真问题、开展真研究。
最后,对运算能力培养,大家形成了以下共识:一是明确“三算”关系,要整体推进;二是算理理解要突出运算律的知识本质,并借助学具的操作表征;三是工具支撑要注意由低级向高级过渡,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研讨只是空而论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待下一步的实践。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