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2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4-09-14 来源:本站
2024年9月10日星期二,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数学组校本研修如期开展,李志鸿老师带领二(23)班同学执教数学课《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课前慎思】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在认识多边形之前,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基本完成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对这些特殊的平面图形建立了一定的直观表象,为进一步认识多边形的特点做好了铺垫。然而,学生并未从“联系”和“区别”的视角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尚未从图形的本质(从边的角度)建构多边形的数学模型。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可见,对图形的分类不仅是学生认识多边形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李老师从例题中的窗格图案引入本节课,窗格图案常见于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古代园林建筑)中,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课前谈话的寥寥数语,既点明了窗格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从图案中找图形上来。使学生在感受窗格图案精致、漂亮的同时,产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窗格图案的兴趣,进而诱发认识图形的学习动机。
主动探索
李老师通过描图形、认识四边形、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小结四部分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描图形
李老师引导学生在窗格图案中找到并描出已经认识的图形,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通过“找”图形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可以通过数图形的边数来认识图形;二是通过“描”图形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描图形的方法。让学生从窗格图案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并把它们描出来,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有利于他们在数、描、想、说、评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出图形特征,给图形命名,提供了丰富而坚实的感性支撑。
认识四边形
李老师以“扶”的方式直观认识四边形。先以从窗格图案中抽家中的线为例,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都是四边形”,再让学生到窗格图案中找为我其他的四边形,既救给学生多边形命名的方法,又使学生对四边形获得更丰富的有性经验。引导学生讨论在已经认识的图形中是否有四边形,目的是帮助学生及时把已有知识纳入新的知识结构之中,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初步感受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李老师以“放”的方式直观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引导学生通过数一数图形的边数,说一说各是几边形,找一找边数相同的图形等活动,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有利于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充分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概念,进一步积累图形学习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小结
李老师请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追问:如果一个图形有7条边、8条边呢?
三、巩固练习
在开放的练习中,通过操作和交流,理解剪的方法,使学生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相关图形之间的联系。
四、总结评价
李老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个图形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
【课后争鸣】
研讨环节,一年级组的老师对本节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韦老师:基于对“课标”要求的分析,可见,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辨认、操作、分类、创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巩固学生的数学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朱老师:教学时,不仅可以从静态的角度认识,还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去丰富认识,如学生对于材例题中的空格图,一开始的观察常常是停留在具体图形的观察上,等到建构完多边形的认识时,学生会“一类一类”地观察空格图上的图形了,从“个”到“类”的飞跃正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重要证据。
曹老师:设计适合的操作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让学生在剪五边形、六边形的操作过程中,体会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特征,从而自然地建构多边形的数学模型。同时,借助想象、分类可以帮助学生在通过认识多边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纵观上课的历程,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蜕变的成长过程,而每一次改进背后的支撑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进阶,只有理念的更新才会有行动的改进,才会有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真正落地。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