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5-11-03 来源:本站
2025年10月29日下午,由江苏省张静网络名师工作室承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与燕小集团幕府校区联合搭建的“城乡互动课堂”平台,迎来首次启用,并顺利完成本学期线上集体教研活动。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校区美术组成员、工作室成员就近选择互动点,围绕课题“指向创意实践素养提升的小学美术生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生肖文化传承培育‘创意实践’素养的教学研究”展开实践研讨,并就平台应用与教学融合开展了专题培训,为后续常态化开展城乡教育互通奠定了基础。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执行校长徐海龙全程参与,江苏省电教馆殷峭峰主任、李华主任以及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全程提供线上指导与服务。


首先,两名工作室成员围绕剪纸文化与生肖文化融合,开设了两节同题异构的生肖主题研究课。第一节课,周朝慧老师通过趣味视频串联,带领学生“穿越”南京城:从地铁站的生肖装饰到公交车身的民俗纹样,从南京银行的生肖主题服务场景到紫金山、秦淮河畔的自然景致,从盐水鸭、鸭血粉丝汤等特色美食的生肖创意摆盘,到老门东、夫子庙的生肖非遗街景……在沉浸式感受南京六朝古都底蕴与国际化都市活力的同时,深挖生肖文化的寓意与美学价值。学生们以当年生肖为核心灵感,将熟悉的城市风光、民俗元素融入剪纸创作,用细腻线描勾勒于南京市花——梅花的轮廓之中,最终制作成生肖窗花、生肖团扇、生肖摆件,让传统生肖符号与南京城市印记相撞,成为兼具文化温度与城市特色的“生肖文化名片”。


第二节课,来自金陵小学广志路校区的梁舒羽老师以“生肖团花贺岁”为核心创设沉浸式情境,带领学生“穿越”至古代生肖民俗场景:欣赏古籍中生肖团花的经典纹样,解读鼠兆丰年、牛耕祥瑞、龙佑安康等不同生肖对应的团圆祈福寓意,感受传统生肖文化与团花艺术的深度融合。课堂上,梁老师细致传授折、画、剪、刻的非遗技艺,引导学生以当年生肖为创作核心,搭配祥云、如意等吉祥纹样,亲手剪出寓意喜庆团圆、福寿绵长的生肖团花剪纸作品,让生肖符号在传统剪纸技艺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两校二年级的同学通过网络共同学习、积极互动,不仅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将两校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通过互动课堂实现了潜移默化的浸润交流,实现了共学、共享价值的最大化。



研究课结束后,两个互动点的工作室成员围绕剪纸文化所对应的创意实践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展开了热烈讨论,高涵、赵晓萌、葛瑞、朱茜、蒋小甜、刘笑桐、朱茜、方黎明、郭艾青、秦怡、余瑶瑶等老师分别聚焦教学亮点与优化方向展开深度交流,工作室主持人张静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课堂教学提升提供了多元思路,为课题研究积累了真实数据,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最后,秦怡老师针对本次互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梳理试了对策和优化方向,随后,针对平台操作技巧、互动教学方法创新等内容展开了专题培训,为平台长期运营、资源共享和后续课程规划指明了方向。

本次活动作为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深耕传统文化育人、创新办学特色的重要实践,本次生肖剪纸同题异构活动以省级平台为技术支撑,成功打破校际壁垒,构建起“资源共享、实时互动、协同成长”的跨校教学新生态。学校立足“文化浸润+科技赋能”的办学理念,将生肖文化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元素,与剪纸非遗技艺、沉浸式教学模式深度融合,通过授课教师的精心设计,让两校学生跨越空间共同参与生肖文化欣赏认知、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创意作品协同共创等环节,在课堂问答与小组研讨中深化文化认同,在实践创作中提升核心素养。
此次活动不仅是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探索,更彰显了校区在“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为学校特色品牌创建注入了鲜活动力。活动所形成的“文化传承+跨校协作+课题引领”的育人模式,既高效盘活了优质教育资源,又以教学实践反哺课题研究,加速了科研成果向教学实效的转化,为学校打造“传统文化育人示范校”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凸显了校区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特色办学体系中的创新思路与实干成效。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