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7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广志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2-11-29 来源:本站
新课标开启新课程,新课程引发新教学。为准确理解和把握《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精神,明晰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使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评价尽快成为教育新常态,金小广志科学团队成员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解读,并积极将新课标理念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让新课标的育人理念落地开花。每位老师经过研读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康阳: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就科学素养而言,并不是天生具有的,也不是老师的理论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实践锻炼获取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以致用”,加强在课内迁移应用。学以致用就是要立足生活实践,拓宽科学教学的广度,丰富教学内容。科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具有密切关联,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从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中发现科学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另外,学生在观察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这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强化科学素养培养。
严黛苏:本次课标改革在基于核心素养与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实施了进一步的综合性改革。例如科学中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关系,本次改革打通了这四大维度的界限,但在内容上这四大维度各有侧重,在本次改革中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王玲传:新课标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有机整合,规划适合不同学段的、螺旋上升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适合不同学段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形成有序递进的课程结构。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设计适宜的探究问题,引发学生认知神突,激发积极思维。倡导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的过程;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应用和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杨倩:新课标在科学教育中强调跨学科概念学习,可以体现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共通性,使学生有更高的视野、更好的整体性。通过学习跨学科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性,提高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徐方方:为促成跨学科概念的形成,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教学设计要明确教材内容可以指向哪些跨学科概念的形成,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跨学科概念的方向发展。2、开展项目学习,项目学习的形式非常适合跨学科实践。3、探索跨学科学习的有效形式。
陈雪娇:新课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思考、合作和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合作交流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及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与能力。
张妮:《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由课程性质、理念、目标等七个部分组成,与17版课标存在很多不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课程目标对应了核心素养,强化了13个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帮助我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通过研读新课标,我们学习了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要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非常关键,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要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通过目标的确定,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及多方面的能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让学生对于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