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湖畔·童化课堂】实操引导,理解算理——数学校本研修之课例研讨(212)

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4-06-12      来源:本站


2024517日上午第二节一年级组数学校本研究如期举行,老师们齐聚一(14)班,研讨孔伟春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课前慎思】

学生在本课之前,学生对“进位”和笔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借助小棒摆一摆,利用计数器拨一拨,在直观的操作基础上探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

一、旧知复习

孔老师以开小火车的形式快速复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次出示几道竖式计算,让学生来找出竖式计算的错误之处,以此回顾列竖式和计算的注意点,总结出“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算起”这两个注意点。

【湖畔·童化课堂】实操引导,理解算理——数学校本研修之课例研讨(212)_html_28f99e25.png【湖畔·童化课堂】实操引导,理解算理——数学校本研修之课例研讨(212)_html_m398a685.png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在图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加法问题并列算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湖畔·童化课堂】实操引导,理解算理——数学校本研修之课例研讨(212)_html_m6b65721e.png

  1. 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34+16到底是多少呢?孔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她告知学生,可以摆小棒,计数器拨一拨,也可以尝试列竖式算一算。

【湖畔·童化课堂】实操引导,理解算理——数学校本研修之课例研讨(212)_html_m402bf7aa.jpg

交流时孔老师多次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湖畔·童化课堂】实操引导,理解算理——数学校本研修之课例研讨(212)_html_541975ae.jpg

计数器:十位上先拨3颗珠子,个位上拨4颗珠子,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6颗珠子。个位上相加满了10,就把个位上的10颗珠换成十位上的1颗,此时十位上有5颗珠,用计数器的方法,算出了34+16=50。

【湖畔·童化课堂】实操引导,理解算理——数学校本研修之课例研讨(212)_html_3e55d6c2.jpg

小棒:先摆了3捆和4根,又摆了1捆和6根,学生先把根和根相加,小棒的数量会变成10根,满10根就可以把小棒捆成一捆,这样10个一就变成1个十,再用这一捆小棒和剩下的4捆相加,最后也算出了结果是50。


竖式计算:结合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方法,尝试用竖式计算写在数学本上。孔老师规范竖式书写过程,明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十、向十进1。紧接着请了几位同学尝试说出竖式计算的过程,并在一旁指导,直至学生能完整的说出:先算个位上的4+6=10,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写0,再算十位3+1+1等于5,得数是50。同桌之间再相互说一说,最后全班一起说。

四、对比沟通,总结算法

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三种方法算出了3416的结果,解决了“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的问题。虽然方法不一样,但道理都相同。对比三种计算方法,反复感受“小1”的形成。深度理解笔算进位加法的算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以便学生今后在解决笔算进位加法的此类问题时,自然而然的想到先算个位,小“小1”写在横线上,最后不要忘记加十位上的1

【课后争鸣】

课后,组内老师一起进行了课后研讨。 研讨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孔老师的课堂。课堂上,孔老师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采用多媒体与数形结合,学生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交流汇报的有效结合。整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极大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了课堂教学重难点,课堂效果扎实有效

【湖畔·童化课堂】实操引导,理解算理——数学校本研修之课例研讨(212)_html_m3c7b2581.jpg




教研之路永无止境,每一次的小组教研,都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思想的平台。让我们携手共进,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真谛,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