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5-09-26 来源:本站
金风送爽,桂香漫溢校园;秋阳正好,教研暖意盈心。在这满载收获期许的九月,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质增效,构建学段贯通、实践导向的教学新生态,2025年9月15日,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以“深耕教研赋能课堂,聚力衔接共促成长”为核心主题,组织开展语文组大组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李高淼副校长、刘艳丽副校长和全体语文老师。本次活动通过系统化规划教研路径、精准化破解教学难点、创新化探索实践载体,为新学期语文教学工作的扎实推进筑牢根基,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搭建优质平台。
锚定教研方向,擘画语文教学工作蓝图
活动伊始,钱康俊老师围绕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方案展开专题汇报,从“区级要求落地”“分层教研推进”“流程规范细化”三大维度明确学期教研路径。
在区级教研对接上,方案明确教师需精准落实“通知关注—研讨准备—教学实践—纪律遵守—精神传达”全流程要求,确保区级教研成果高效转化;在分层教研安排上,小组教研实行单周开展机制,本学期计划组织10次活动,每次安排2位教师进行教学展示,提前发布活动预告;大组教研则于双周周一下午推进,共设7次专题研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时间。
此外,方案还对各年级组教研展示任务、材料准备时效、授课团队阐述重点作出细化规定,明确评课需聚焦“具体优点+改进建议”,并规范“观摩课—授课说课—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总结点评”全流程的时间分配与参与要求,为学期教研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提供清晰指引。
破解衔接难题,构建三阶递进教学策略
针对三年级语文学习面临的新旧教材差异、学段能力跨越等核心问题,周唯老师以“三阶衔接”为核心,分享教学衔接行动策略,为破解学生学习断层困境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其一,“教材之衔”重贯通。明确字词、课文的巩固与补学重点,通过“复现式”回顾旧知、“嵌入式”关联新知、“融入式”整合内容,实现教材知识的无缝衔接;其二,“学段之接”促进阶。聚焦“认读向理解运用转化”“积累向表达创造升级”“接受到思辨探究跨越” 三大能力维度,设计AI故事晨读、班级漂流日记等特色活动,助力学生语文素养阶梯式提升;其三,“教学之桥”强协同。构建“备课协作—课堂互动—过程监控”闭环机制,打造师生深度参与、家校协同支持的教学场域,为学生平稳度过学习关键期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实践载体,探索低段语用增效路径
杨弘睿老师以“小学低段随堂语用本实践与增效”为主题,结合区级语文教研从“教学立场”向“学科立场”转型的背景,深入解读随堂语用本的实践价值与实施路径。
杨老师指出,一年级语文教材强化育人导向、凸显单元整体性、增强内容情境性与思辨性,而随堂语用本作为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核心载体,旨在实现“学”与“用”的即时融合。实践中采用“20+20” 课堂模式,每节课留足20 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字开展组词、写话等实践活动,达成“边学边用、当堂内化”的教学效果,既是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堂效率的创新举措,也是培养低段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抓手。
针对一年级学生学情特点,方案设置弹性调整机制,并在期末复习阶段以“组词造句整合训练”“随堂语用本替代传统刷题”等方式,实现高效复习。同时,杨老师还就“课堂时间分配”“学生差异应对”“家长疑问解答”等常见问题进行细致回应,为低段语文教师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实践参考。
活动尾声,刘艳丽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与学校语文教育发展全局出发,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深度剖析。她指出,本次教研活动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立足小学语文学段衔接痛点、低段教学实践难点与学期教研规划重点,呈现出三大鲜明特质:其一,系统性,以学期工作方案为统领,构建“区级—校级—年级组”三级教研联动体系,实现教研目标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耦合;其二,创新性,“三阶衔接”策略突破传统学段割裂局限,“随堂语用本”实践探索“双减”背景下课堂增效新路径,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鲜活样本;其三,实践性,所有分享内容均源于教学一线经验提炼,既回应真实教学困惑,又提供可操作、可迁移的实施方案,真正实现“教研从课堂中来,再到课堂中去”。她希望全体语文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教研意识,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在教材解读中深化课标理解,在学段衔接中关注学生成长,在语用实践中落实素养培育。同时合理统筹教研与教学时间,主动参与、积极分享,在互学互鉴中凝聚育人智慧,在协同探索中构建语文教学新生态,共同推动学校语文教育质量迈向更高水平,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教研活动以“规划—衔接—实践”为脉络,既明确了学期教研的整体方向,又破解了不同学段的教学难点,更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具体路径。未来,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语文组将持续以教研为抓手,深耕课堂、聚力赋能,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之路上稳步前行,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的双向提升。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