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湖畔·科研引领】以研助教引方向 结构探新提素养 ——“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与成效研究”课题组专题研究

浏览数量:15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5-10-20      来源:本站


20251016日晚“基于结构化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与成效研究”课题进行线上专题研究活动,交流“运算律”单元教学中有关“模型意识”核心素养的文献和教材比较分析。本次活动联合集团几个相关课题共同举行,并向仙林湖校区所有在研课题主持人开放参会30余人。仙林湖校区执行校长徐海龙、副校长李高淼参加了活动。

图片1.png

锚定节点强统筹,过程闭环保实效

毛文波副校长围绕运算律结构化教学研究,清晰划定任务与时间坐标。11月下旬需完成2个班单元教学实践,重点验证结构化教学设计的课堂适配性12上旬全体成员需提交研究论文或案例,围绕“结构化学习如何串联运算律知识”“模型意识在结构化课堂中的生长路径”展开深度总结。同时,强调过程性资料闭环管理,要求各课时设计人同步整理教学反思、学生作业样本,对接专人完成汇总,确保研究全程可追溯、成果可复盘。

图片2.png

深挖理论筑根基,解析模型明逻辑

郭雨露老师以“运算律”单元整体设计为主题展开理论汇报,通过梳理2908篇相关文献,清晰呈现小学数学模型研究的年度趋势与主题分布。她重点分析史宁中、章勤琼、曹培英、周立栋等多位学者对数学模型内涵的界定,指出数学模型既是数量关系的符号化表达,也是学生从情境中抽象问题、建构模型的思维路径。同时,她结合文献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识别、表征、抽象、概括”四阶表现层次,为“运算律”单元中模型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片3.png

涵楚老师围绕“小学数学模型意识”展开理论学习汇报,指出2022版新标颁布后,模型意识研究呈现政策导向显著、范式转型、教师需求迫切等特点。她明确模型意识是学生对数学模型普遍性的初步感悟,而运算律是小学阶段典型的普适模型。基于建构主义、弗赖登塔尔等理论,提出感知—建构—应用三阶段培养策略“运算律”教学提供了清晰路径。

图片4.png

刘文秀老师聚焦教材中数学模型的分布情况,指出小学阶段数字、概念、符号等皆可视为数学模型并梳理出运算方程关系等七类模型类型。她重点分析“数与运算”“数量关系”两大领域的模型分布。同时,她提出模型意识的“感知、建构、应用”三维表现,为教师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

图片5.png

对比教材取所长,融合优化促设计

老师对比苏教版新旧教材,提出新教材“将加减乘运算律整合为单元”的编排,契合结构化学习“整体关联、逻辑递进”要求,新增的购物、行程等生活情境,可成为结构化教学的“情境纽带”。

图片6.png

徐梅老师对比分析沪教版与北师大版“运算律”单元内容,从编排逻辑、情境创设、学习进程、内容设计及练习体系五个维度梳理两版教材的特点。她指出,两版教材各有优势,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整合情境连贯性与应用灵活性,优化教学设计。

图片7.png

交流碰撞凝共识,点评指引明重点

薛玲芳主任在集体交流后点评并总结从三方面展开:理论与教材研究上,强调以理论明确教学方向,划分8课时类型,对比多版本教材优化路径;教学实践落地上,提出从情境搭建、模型深化、评价反馈推进,借跨版本经验深化理解并调整教学;研究部署与工作上,明确新授课、练习课研究重点及单元意义,部署资料分发与后续消化工作。

最后,毛文波副校长要求教研团队厘清核心概念及相关概念内涵,分解细化模型意识评价目标,关注建模过程与学段衔接,结合多版本教材优势探索教学,将模型教学转化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此次研讨为单元教学注入新思维、新路径。课题组将以扎实推进实践,推动核心素养落地,实现化知识为素养”的育人目标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