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5-10-29 来源:本站
丹桂尚飘香,秋意恰正浓。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四年级组语文教研活动如约展开,本次教研走进了第四单元,相约在四(5)班和四(7)班,在郑红老师,姚露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起开启探寻神话秘密之旅。

吴刚伐桂、三过家门而不入、各显神通……一个个神话故事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课文是如何将盘古开天地讲清楚的?带着问题,小朋友们开始自由读课文,课文读罢,姚老师检查了大家的预习成果,“精疲力竭、血液、躯干”一个个重点词语的强调,更是加深了小朋友们的记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说出来吗?借着姚老师提供的几幅课文插图,小朋友们将课文插图和自然段落一一对应,对应之后,再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容易得多了。

想要讲好一个神话故事,只是讲完整不够,还需要小朋友们能够借助关键词,说一说盘古在开天地的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关键的动作?做完动作之后,天地的状态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小朋友们很快借助自然段找到了答案,借助板书,更多的小朋友能够把故事讲完整,讲清楚。为了吸引听众的注意,故事在完整、流畅的基础上,演讲者还需要讲精彩,也为了学习课文是如何把故事写精彩的,大家一起走进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小朋友读完第一自然段后,居住环境的神奇、盘古沉睡时间的神奇,以及宇宙形状的神奇,纷纷被小朋友们答出来。感受神话的神奇,小朋友们也在朗读中体会出了神话的神奇。在下课铃声的响起中,大家结束了一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一起期待下节课学习更多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四5班郑老师教学的是《精卫填海》教学中,郑老师以“问题链”驱动学生探究:从“精卫是谁”“为何填海”到“如何填海”,逐步解析“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等文言语句。通过古今异义词辨析(如“少女”在文中指“小女儿”)、语序对比(如“女娃游于东海”还原为现代语序),帮助学生突破文言文理解障碍;结合精卫“像乌鸦,有花纹、白嘴、红脚”的外形资料,让神话形象从文字中“活”起来。

在“发挥想象,感知人物形象”环节,郑教师引导学生补白故事:思考“女娃溺水的细节”“精卫填海的艰辛(狂风、暴雨、他人嘲讽等)”,并以“当……的时候,精卫——”的句式,让学生代入情境朗读,深刻体会精卫“坚持不懈、毫不畏惧”的品格。同时,教师引入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顾炎武《精卫》等诗文,从文学维度强化精卫精神的传承价值,还将其与修建铁路者、航天人等当代“精卫鸟”联系,让古老精神在现实中找到共鸣。

活动最后,郑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精卫填海的结局”展开思辨,在“填平”与“未填平”的讨论中,明确故事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精卫不屈的意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起因、经过、结果”要素,加入丰富想象练习讲故事、演故事,还拓展阅读《夸父逐日》等同类神话,在对比中感受中国神话“坚韧抗争”的共同底色。


此次教研活动为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单元的教学提供了扎实的专业支撑。教师们在研讨中凝聚共识、创新思路,将以更具活力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神话的奇妙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精神力量。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