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69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 发布时间: 2021-04-09 来源:本站
3月30日下午4:00,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召开了骨干教师座谈会,以华琴校长为首的所有骨干教师汇聚一堂,共谋发展,共绘蓝图。
会议主要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与会教师代表分别结合自身感悟,从本科教学、科研能力提升、青年教师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想法和体会。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教师代表畅所欲言、言辞恳切,大家认真聆听记录,并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李高淼老师作为今年刚评上的区优青代表之一发表了如下发言:仙林湖校区的年轻老师很多,而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尚浅,他们常常向我请教问题,为了能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们,每一处困惑我都反复思考和琢磨,遇到疑惑,我会请教校领导及前辈们,由最初的懵懂,到现在能独立处理事务,我要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一路走来,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在老师的温暖鼓励和支持下,我的决策能力提升了很多,即为大家服务了,自己也收获了管理上和专业上的成长。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不断“抛弃旧我,创造新我”的不断自新中曲折向前的。眼下,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自身教科研素养还不高,教学方式还需改进,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处理学校行政和自身教学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之间的关系等,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尽全力做到自省、自砺、自律,立足课堂上好课,深耕科研求进步,在成长中可以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规划下一阶段的目标,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在教学岗和管理岗位上不断锻炼自己,更新自己,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指导我,帮助我更好地完善自己。
张丹丹老师:昨晚接到要谈谈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脑海中立刻就浮现了三个词“学习、反思、实践”,今天我也将从这三个方面谈一谈教科研方面的内容以及切身体会说一说,有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首先,我们要善于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说实话,在刚工作的几年里,我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从来没有想着主动再去学习,直到有了孩子之后,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惊讶于孩子超强的学习力,同时也感到自己力不从心,有时都怀疑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这个职位,这时就有了强烈的需求和愿望去学习一些教育类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还可以在工作中指导我的教学行为,改变我的教学思想。那么我们该从哪学习呢?
1. 向书本理论 学方法。
教师要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并能够把所学理论和日常教学的实际以及科研活动巧妙的结合。因此,教师一定要养成读书和写读书心得的习惯,自觉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书籍和期刊,掌握前沿的教育信息,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让学习引领教科研。
2. 向专家同行 学经验
我们要虚心向身边的前辈、名师请教,获取这些教育专家宝贵的教学经验。教育专家的优势在于他们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素养,通过与他们交流对话,合作研究,有助于我们吸收他人之长,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其次,学会反思,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
“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教师:要想做一名研究型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反思是教师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寻找方法的过程,更是教师实现自身成长、提高科研素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多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里?
最后,勇于实践,让科研落地生根。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教科研的生命线,再好的研究成果只有形成文字,表达出来,才能为人所知,才能得以传播。因此,一定要重视科研实践的过程,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抽出时间撰写教研论文,将自己的思想升华成文字,在科研上不断超越自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撰写出来的教育教学文字,还要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并完善。
“学习、反思、实践”三者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通过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在实践中形成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反过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就要思考问题所在,学习他人经验或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就好比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张文佳老师发表了主题为《深耕细作育桃李》的个人成长发言稿:
怀揣梦想为人师,勤奋耕耘桃李。从2013年9月踏上讲台至今,我已经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奋斗了8年,也做了8年的语文教师,感谢同伴的帮助,领导的关心,让我慢慢站稳三尺讲台,2020年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
实践+反思=成长,这几年的教育教学我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尝试:
一、注重诵读训练,关注学生积累
我利用晨读、课前朗读时间,带领学生在不同学段朗读《声律启蒙》选篇、《必备古诗75首》、《小古文100课》等经典诵读材料,这些优秀的蒙学读物、诗歌、小古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韵美;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创设中,在多种朗读形式的运用中感受不同语言材料的情意美;同时我积极发现有益平台,让班级每个学生创建喜马拉雅朗读专辑,定期在班级群中分享优秀朗读作品,让学生在朗读中分享感受和见解。
二、尝试复述讲述阅读课,重视学法指导
“复述”在第一学段中为“口语交际”的内容,在第二学段为“阅读”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略。 执教新苏教版三下课文《虎门销烟》、《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开始教给学生一些复述的方法,如抓关键词,抓中心句,用思维导图缕清复述顺序,复述重点,在复述实践中学会自信表达,创新表达。但上课效果告诉我,孩子们的现有概括能力有限,因此复述的效果都有背诵嫌疑。使用部编版教材后发现教材大幅度增加复述课文的内容,部编四下第八单元整体目标中有一条: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部编五上第三单元整体目标中有一条:引导孩子创造性的复述故事。由此可见复述是一个从背诵到创新的过程,复述训练要循序渐进,采用不同形式。这也提示我在日后教学中更加重视学法指导。
三、开展综合性写作实践,强调学生体验
写热点评论,说一说,辩一辩,点亮思维;写观察日记,真实观察、记录水仙花生长过程,学习细节描写;写系列故事“四季的花”、“**历险记”、“我们45个”,训练构建框架。同时多种方式帮助修改学生作文,曾尝试各小组共批一篇作文效果最好,事先准备好一篇有修改价值的学生作文,打印多份分发各个小组,针对习作要求,各组逐项提出修改意见,老师对优秀建议给予肯定记录,最后将所有优质建议反馈小作者,大家都感觉收获很多。
在未来两年内我将在完成已有课题的基础上,深度解读教材,完善自己的阅读教学思路,抓住学生学习的良机,拓宽阅读教学视野,由课内走向课外,努力提高阅读教学能力,切实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总之,我将会继续努力,在带好这届学生的同时,与身边的优秀同行们一起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实践活动,力争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和创新型的教师
饶道松副校长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然后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经验的分享与个人感悟。最后也提出希望学校能更加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依靠学校的大项目,开展个人的小项目,建议建立校区骨干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梯队化管理。
华琴校长在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以现在已有的骨干称号,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底线和出发点,要想实现跳得更高走得更远,华校长总结了四条路径。第一个就是要个人发展和集体发展融合,并且个人发展需要依托集体发展。无论现在取得了什么骨干称号,我们都要以此为起点,然后向更高的称号去进取,在思想认识上与学校的整体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第二个路径就是要立足自身,建立资源。当我们自己有了准备,有了思考,有了实践以后,再邀请专家来对我们提升,专家的到来就是及时雨,会对已有的研究起到一个叫润物无声的作用。第三个路径就是自我阅读、自主阅读、自我反思,还有自主写作。坚持写作、阅读是一种输入,从而起到示范的作用。第四个路径则是在服务中心发展,引领学科发展,引领管理进步!
湖畔花开,春色宜人,座谈会氛围融洽而温暖。与会的骨干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座谈会的召开有效地促进了沟通,也为教师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对自身在学校更好地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也希望未来学校能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座谈。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