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南京市金陵小学广志路校区 发布时间: 2025-06-30 来源:本站
为深入探讨文言文教学策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金陵小学广志路校区语文教研组于2025年6月6日组织开展“同”展文言之趣,“异”显教学之妙——《杨氏之子》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篇课文的差异化设计,展现教学智慧,碰撞思维火花,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活动中,林尚书老师与杨杰老师分别执教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杨氏之子》,从不同角度切入,呈现了两节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课堂。
林尚书老师注重“学法指导”,以朗读为主线,通过“诵读—悟通—研懂—延读”四步法,层层递进,以“趣”为导,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对话引导学生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应答,课堂生动活泼。她紧扣“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一关键句,带领学生品味文言语言的精妙,这一句也是最集中体现杨氏子“甚聪惠”的部分。杨氏子的聪慧首先是“善听”,杨氏子听出孔君平言外之意是以“杨梅”和“杨姓”的联系开玩笑,然后回应之快之准,令人拍案叫绝。其次是“妙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杨氏子也在对方的姓氏上做文章,同样幽默风趣,正如第八单元开篇所说“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体现”;二是应答中用了“未闻”二字,委婉得体。最后林老师巧妙链接《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在语言的拓展中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作为五年级"语言的艺术"单元开篇课文,杨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探究“谐音双关”和“未闻句式”两大语言智慧。课堂采用三个递进式环节:在“姓氏探秘”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孔"与"孔雀"的谐音关联;“古今对话”环节通过“反击不失礼”的对话范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古人"以柔克刚"的交际智慧;最后的"妙语连珠"环节,学生活学活用,为不同姓氏设计得体应答,教室里此起彼伏的创意回答,将普通姓氏化作生动的文化密码。杨老师巧妙地将语言训练与文化传承相结合,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后组内老师们围绕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践行三生课堂理念,积极展开了评课和研讨。组内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以生为本”的设计思路,认为“诵读—悟通—研懂—延读”四步法紧扣文言文学习规律,既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节奏之美,又通过情境化的“趣”味设计激活了文本的生命气息,真正让杨氏之子的“聪惠”从文字中“立”了起来让古人的智慧与学生的成长产生情感共振。
研讨中,老师们还提出:可进一步挖掘文言文中“人”的情感脉络,设计更贴近儿童视角;或增加“家庭场景应用”,让学生用文言式智慧解决现实沟通小问题,让三生课堂的“温度”与“厚度”在互学互鉴中持续生长。
本次教研活动为我校语文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通过课例研讨深化了对文言文教学的认识。未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将继续深耕课堂教学,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让经典文本焕发时代光彩,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注入持久动力。
Copyright @ 2019 南京金陵小学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学校师德师风举报邮箱:jxxlhshideshifeng@163.com
学校地址:栖霞区守敬路6号 电话:025-83228287
备案号:苏ICP备13044412号-2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1049